在学业进行的中途腾出一年的时间,以工作、志愿服务、旅行体验等方式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旅行,即为我们熟知的“间隔年”(Gap Year)。在许多中国年轻人的印象里,这是一种舶来的生活方式,是将自己浸入以往令人艳羡的“别处”生活的一种探索,许多从间隔年归来的西方青年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了快乐和自由,并将这种力量延续到自己未来的人生中。
间隔年的最初意义或许是给自己从本应有的人生轨迹暂时“脱轨”,而拥有的一次向外与向内探索的机会。然而,在社会资源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,进入间隔年仿佛并未给年轻人提供向内自我探索的安全空间。在社交媒体上,间隔年成为了年轻人自我异化的工具、另一种形式的“KPI”:一场间隔年归来,自我提升的成果简化为几个量化的指标,在博主发出的总结帖中创造新一波焦虑。在一些间隔年成就的帖子下,我们同时看见了站在特权位置上带着功利主义的“最有效利用”。这时,谁又可以决定什么是真正或正确的间隔年呢?
|